MMTV-PyMT乳腺癌小鼠模型
三阴性乳腺癌研究的经典转基因模型
源自C57BL/6j的MMTV-PyMT转基因小鼠模型,通过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PyMT蛋白诱导乳腺癌,100%成瘤率,是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黄金标准模型。
MMTV-PyMT乳腺癌小鼠模型概述
三阴性乳腺癌研究的黄金标准转基因动物模型
模型构建与特性
MMTV-PyMT模型是研究乳腺癌的经典转基因动物模型,通过将小鼠乳腺肿瘤病毒(MMTV)的启动子与多瘤病毒中T抗原(PyMT)的基因结合,构建转基因小鼠,使其在乳腺组织中特异性表达PyMT蛋白,从而诱导乳腺癌的发生。
该模型因能模拟人类乳腺癌的发生、发展及转移过程,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。肿瘤类型为三阴性乳腺癌,12周龄以上出现肉眼可见的乳腺肿瘤,少数个体存在肺转移。
基因构建
MMTV启动子与PyMT基因结合,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
模型来源
C57BL/6j遗传背景的转基因小鼠
肿瘤类型
三阴性乳腺癌,100%成瘤率
100%成瘤
12周龄以上
肺转移
少数个体出现
MMTV-PyMT模型核心特性
相比传统模型的突破性优势
100%成瘤率
12周龄以上小鼠100%出现肉眼可见的乳腺肿瘤,模型稳定性高,实验重复性好。
12周龄以上统计数据
三阴性乳腺癌模型
肿瘤类型为三阴性乳腺癌,不表达ER、PR和HER2,与人类三阴性乳腺癌生物学特性高度相似。
ER/PR/HER2均为阴性
自然发病模型
通过基因表达自然诱导肿瘤发生,无需额外处理,模拟人类乳腺癌自然发生过程,生物学相关性高。
无需额外诱导处理
应用场景与研究方向
MMTV-PyMT模型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广泛应用
三阴性乳腺癌机制研究
利用三阴性乳腺癌特性,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,探索关键信号通路。
药物疗效评价
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治疗药物的体内疗效评价,筛选潜在治疗方案。
肿瘤转移研究
利用少数个体出现肺转移的特性,研究乳腺癌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策略。
个性化治疗研究
结合患者数据,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和药物敏感性。
预防策略研究
评估药物或饮食干预对乳腺癌发生的预防作用及机制。
临床前研究模型
作为三阴性乳腺癌临床前研究的标准模型,支持论文发表与新药研发申报。